汗多、爱呆空调房的注意!这样喝水是大忌!

汗多、爱呆空调房的注意!这样喝水是大忌!

夏至以至,全国开始进入“烧烤模式”!腊梅园提醒:夏天喝对水,比喝水更重要!

一、夏天别这样喝水

以下这3个饮水习惯,常见却伤身!大家一定要注意。

1.运动后疯狂吨吨吨

夏天剧烈运动后,一不能大量喝水,二不能只喝白开水。

因为运动中流的汗,不仅仅是水,还有电解质,主要是钠,还有钾、镁、钙等。

大量喝白开水,会进一步稀释血液中的钠浓度,轻则头晕恶心,严重的直接导致水中毒(低钠血症)。

正确做法:

1.运动后休息5-10分钟,让身体稍微缓一缓。

2.补充电解质,可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量食盐,自制淡盐水。

3.喝接近体温的温水(35-45°C最合适)。

4.小口慢饮,每次喝几口(100-200ml左右),休息一会儿再继续。

2.空调房太干不停喝水

夏天一直待在空调房,常常会感觉口干舌燥、皮肤紧绷。

为了缓解干燥,很多人会不停喝水,不喝够八杯水不罢休!

空调房干是因为空调制冷时降低了室内的空气湿度,温度越低空气越干。

将温度调至25-27°C左右,干燥感就会减轻。或者可以用加湿器、放水盆来增加湿度。

另外,不必盲目追求八杯水,过量饮水,可能导致水中毒。

喝水,应该看你的体重!每天的喝水量要因人而异。

科学饮水法要遵循:体重100:4原则。即:体重 × 0.04 = 你每天的喝水量(单位:kg→L)。

3.猛灌冰水降热消暑

虽然很爽,但真的很容易骤然刺激肠胃,引起腹胀、腹泻、食欲不振等,尤其肠胃敏感着,小心一时的透心凉,换来长时间的不适。

其实喝接近体温(35°C-45°C)的温热或常温水,不仅更清凉解暑,身体也会很舒适。

因为温水更容易被身体接受,轻微升温会让身体微微出汗,排出热量。

二、古人夏至饮水雅趣

咱古人过夏至也有不少讲究。

1.采荷叶露

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·水部》中写:夏至五更收荷叶露,可明目疗暑。

凌晨采集荷叶露水烹茶喝,清心又祛暑!

2.喝井华水

”夏至三庚入伏天,井华新汲胜甘泉。“——敦煌写本《节候吟》

古人以干支纪日,夏至后第三个庚日,进入三伏天后,在清晨日出前,汲取井水喝。

此时的井水经过一夜的沉淀,杂质沉落,既清凉又干净,是夏日解暑佳品。

3.煮夏至羹

南宋《武林旧事·卷三》记载:夏至日,作百家饭…取时果配黍米煮羹。

用新鲜时令瓜果搭配杂粮,熬煮羹汤,邻里相互分享,大家一起饮食补水。

北宋《东京梦华录·卷八》记载,夏至前后:巷陌路口,桥门市井,皆卖冰雪凉水、绿豆甘草汤。

看来绿豆汤在古代也是夏日顶流!今年份的绿豆汤,大家都喝了吗?

宋代范成大在《吴郡志·风俗》中写:夏至日,煮麦仁汤饮之,云可免暑疾。

清代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》也记载了:夏至粥,以百合、莲实、芡实、薏米煮之,调中益气。

古人的夏至羹种类丰富,多以杂粮谷物为料,健康补水又解暑!

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古人过夏至,讲究的就是一个顺时令而为~

你夏天消暑解渴都喝什么呢?评论区留言!

•关注腊梅园,一起健康喝水!

深耕桶装水近30年,让您喝上天然放心水

声明:本文为腊梅园原创,转载请注明。(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)

0 回复

发表评论

想要加入讨论吗?
请自由发表意见!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